工信部黨組《求是》雜志撰文
據工信微報消息,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在《求是》雜志撰文稱,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。

其中提到這些重點內容:
1、發揮重點行業、重點地區帶動作用,實施鋼鐵、石化、汽車等10大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。
2、著力穩住大宗消費,培育壯大新型消費。
3、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和預測預警,及時發現苗頭性、趨勢性問題,做好預研預判和政策儲備。
4、著力鍛長板,聚焦稀土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車、5G等優勢產業鏈,鍛造一批“殺手锏”技術,提升產業質量。
5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,一體化推進技術攻關、迭代應用、生態培育,推進重大戰略性技術和產品攻關突破。
6、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,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。
7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,加強政策引導,開辟人工智能、人形機器人、量子等未來產業新賽道,構筑未來發展新優勢。
8、加強5G、數據中心、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,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,深化工業數據應用,激活數據要素潛能,為數字化轉型提供“數據動力”。
9、支持龍頭企業優化整合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,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產業鏈控制力的一流企業。
10、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,堅持管理和服務并重、發展和幫扶并舉,完善中小企業工作體系、政策法規體系、服務體系和運行監測體系,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“小巨人”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。
發改委:深化國資國企改革
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
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在《求是》雜志撰文稱,全面深化改革開放、強化創新驅動,持續激發經濟發展動力活力。

其中提到:
1、國內周期性、結構性矛盾并存。有效需求不足,外需恢復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,穩定出口壓力較大。
2、居民就業增收預期偏弱,消費能力受到抑制。
3、投資增長面臨制約,房地產開發投資呈下降趨勢,后續投資還將繼續承壓。
4、部分行業產能過剩,一些領域存在重復建設,受訂單不足、庫存偏高、成本高企等影響,企業生存發展面臨較大壓力。
5、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,局部地區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存在風險隱患。
6、個別行業金融風險跨國境、跨市場、跨領域傳導的可能性明顯增強,可能加劇國內股市、債市、匯市、期市、樓市波動。
7、強化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和政策預研儲備,推動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,加大宏觀調控力度,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。
8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,加強財政、貨幣、就業、產業、投資、消費、價格、區域、科技、環保等政策的協調配合,把非經濟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,確保同向發力、形成合力。
9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,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,高標準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,讓國企敢干、民企敢闖、外企敢投。
10、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、新型城鎮化、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年度重點工作。
11、落實好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,持續推進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。
12、促進高校畢業生、退伍軍人、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。
13、大力促進居民增收,加大困難群眾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力度。
14、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,推動消費持續擴大,促進綠色、智能消費,打造消費新場景,培育更多消費新業態新熱點。